故事摘要: 索堡鎮上頭爐香相傳,李氏家族于明初落籍武鄉蘇峪村,先人剛來時還窮的叮當響,就靠在附近的南坪臥龍頭一帶……
索堡鎮上頭爐香
相傳,李氏家族于明初落籍武鄉蘇峪村,先人剛來時還窮的叮當響,就靠在附近的南坪臥龍頭一帶倒騰些砂鍋盆罐,再到集市叫賣為生,生活過的甚是清貧。這位先人一心想改變現狀,經過其幾年的奮斗,生活漸有改觀,后來他聽說河南河北這一塊陶瓷搶手,便南下闖市場,一來二去買賣做得竟有了點名氣。
由于他常年在河北涉縣經營,少不了會有一些當地惡霸來收什么場子費,這樣下來自己所剩無幾,便找好友求助,好友也無能為力?;貋頃r偶遇一道人指點,只有燒了東頂頭爐香,老奶奶家才會罩著你,從此以后在這一帶也就暢通無阻了。李氏先人將信將疑,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與這一年三月初一日前去敬香,誰曾想任他去的怎么早,一連三年只燒了個二爐香。怎么每年都比別人晚一步啊,先人心生納悶?第四年上香時就干脆提前幾天來在山上,待一更天前,藏入大殿西側暗中察看,究竟是何人先他一步來到,不一會兒那人便來了,先人一看原來是四年前指點他的那個道人,便閃了出來抓住他的衣領大聲喝道,四年前你對我說,只有燒了這頭爐香便可保我平安,可是你為什么要和我作對和我爭呢?道者不慌不忙拂衣甩袖騰空而去,只聽空中傳來:我乃女媧娘娘駕前弟子,今奉命助你修業,你功德已滿,自有天佑。先人忙叩頭致謝,道人已不知所蹤。此后,李氏生意越做越大,據說從蘇峪到北京一路之上店鋪林立,其故里更是修下雄偉豪宅,人稱“小北京”,曾也風光了幾百年。
治氣買灘興馬場
大清入主中原不久后,有一年黎城西井鎮趕廟會,李家一位公子在幾位哥們的架乎下偷偷下黎城趕會,當時正是個夏秋時節,西井灘雜草從生,他們幾個誰也沒注意會怎么樣,隨手就把騎馬放在河灘逛街去了。幾位公子一時盡興貪了幾杯小酒,只到太陽快落山時才想起該回家,急步來到西井灘,發現馬不見了,仆人也不知道跑那去了,正當幾位焦急萬分之時,對面過來一位三十來歲左右的人,開口說道,幾位是武鄉過來的吧,騎著四匹大紅馬,幾位公子忙答:是是是。那人說有主就好,你們的馬吃了我西井益母草,人和馬被扣下了,賠銀元五百到還作罷,否則告官。李公子一聽氣不打一處,不就吃你幾顆益母草,就獅子大開口,真真欺人太甚。雙方便吵了起來,互不相讓,氣盛一時的李公子就近在李家商鋪取出銀元一萬兩,經黎城知縣作保,將西井數百畝河灘賣與武邑蘇峪村李家,西井里長蘇峪李家共同立約,萬年不悔。
西井灘歸了李家后,李公子為了出那口惡氣,特意買來上百匹好馬,圈養在西井灘,由那個勢利小人日夜看守,放心大膽的吃起了西井益母草。
娶妻比富壓韓壁
相傳,李氏中興之時,有一公子到了結婚年齡,父母便按幼時給他定的婚約準備成親,可李公子死活不依,非要找個韓壁寨的女子不可,因為當時盛傳韓壁閨女武鄉一絕。父母無奈,只得撕毀了與榆社家的婚約,補償了人家不少銀元才了事。
與榆社家悔婚不久后,便托人到韓壁寨說媒,韓壁魏氏已聽說蘇峪李家悔婚之事,認為他這是小看人,就這樣把閨女嫁過去,豈不是往火坑里推了,便不由媒人分說,一口回絕了李家親事。
先是悔婚,接著魏家拒親,風言風語一時傳遍武東,說他李家沒有仁義道德,還有更難聽的。為了挽回面子,李氏親派其大管家帶著十大車娉禮二赴韓壁提親,魏家見狀,便換了口氣把提親的人請了進去,侍茶詳談,談來談去,雙方為錢發生爭執,一邊是魏家可以應親,前提是得多少多少錢;另一邊是十車娉禮,一分不加,再說一個管家也做不了什么主,只得返回請主家定奪。
二次說媒失敗,在李氏家族幾百年來是破天荒的,李氏認為這是一種對祖宗的侮辱,便決定不惜一切代價把這門親事說成,爭足這個面子。翌日,李氏親赴韓壁寨,與魏家當面交談,魏家見李家親自出馬到也不甘示弱,雙方劍弩撥張,誰也不相讓,一方非娶不可,一方不宜出嫁吵的是不可開交。招來韓壁附近百姓爭相圍觀,李氏見這樣下去也不是個辦法,便使出了最后的殺手锏,對魏氏大聲喝道:今日之事,你從也得從不從也得從,否則我用萬貫資產封了你韓壁寨再繞回俺蘇峪。這一招果然靈驗,鎮住了韓壁魏家,只得答應了親事。從此后,潞安府鄉紳士族爭相與蘇峪寨攀親結鄰。
青主飛書笑它狂
青主乃太原傅山矣,為明末清初的反清志士,相傳大清順治年間,傅山先生來到武鄉住在好友魏泗家,席間連連長嘆,魏泗問,先生何故如此。傅山答,只因我等常年反清,人力物力消耗殆盡,現在經濟來源跟不上是個大問題,恐怕遲早會被滿清所滅。魏泗力勸先生,可去我縣之東蘇峪寨(稱潞安府首富)借來黃金白銀方助義軍成其大事。
聽上朋友所言,傅先生出縣城直向東而來,不一日,來在了蘇峪村,一進村便有人查詢盤問,傅先生好不容易才混進了村。村里崗崗哨哨直通寨頂,甚是威嚴,傅山心想,如能把此處收為我反清營地豈不是兩全其美。想到此便謀算著如何混入寨中說服李員外,可試來試去,蘇峪寨如銅墻鐵壁,幾次三番被其家丁轟了出來,通報主人也不接見,寨門始終緊閉,傅先生無奈欲轉身離去。心想就這樣回去豈不招朋友笑話,便拿出當年飛書太原城的本領飛書蘇峪寨,方大笑而去。
傅先生走后,李氏家丁才發現南城墻上竟多出四句話來,速稟報員外得知出城細看:
蘇峪寨是好寨
銅墻鐵壁永無壞
有朝一日出了敗
一間一間拆的賣
李員外看后萬分懊悔,方知慢待了高人,便派家丁四下尋找,傅先生已不知所蹤。
果然,離傅先生留書不足百年,大火焚燒了西井灘,所有店鋪關門停張,就連老宅也被一些人拆的賣了,從此李氏家族走向沒落,再也不能像先祖那樣的耀武揚威走天下。
蘇峪寨的傳說的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