童話大全首頁 經典童話 寓言故事 民間故事 神話故事 專題童話 兒童故事 童話作文

龍的傳說

  • 2014-04-26 06:11:25 蛐鱔龍
    這故事口頭流傳于安寧河流域的西昌、攀枝花一帶。筆者小時候聽老年人講述過多次,但說法各異。至今,網絡上只能搜到一種說法的簡短介紹,卻從未見過任何史料記載。本文所記述的與諸多說法都不盡相同,是根據小時候聽過的故事回憶整理而成。——題記很久很久以前,四川西南有個梓潼縣??h城西面是高峻而秀美的瀘山,山腳下的一間茅草房里,住著李建昌母子。李建昌三歲時,父親李發業因繳不上地租,被惡霸地主莫新仁拉去吊打了一頓,回家后又無錢請醫生治傷,不久就死了。母親守著一小塊薄地,帶著兒子艱苦度日。隨著兒子李建昌漸漸長大,母親因勞累過度,也漸漸做不起重活了。屋后一小塊薄地,只能種些蔬菜紅薯,難以養活母子二人。建昌就每天上山找柴,挑到集市賣了再買米回家養活自己和母親。有一天,建昌上山找柴,看到一條蛐蟮在路上,身上裹滿了泥灰,一動不動。他彎下腰,輕輕撥動它,那蛐蟮居然動了一下。此時,正當中午,太陽火辣辣地照在那奄奄一息的蛐蟮身上。建昌想,要是不把它放到陰涼有水的地方,它馬上就會死去。于是,建昌急忙在路邊摘了一片樹葉,小心翼翼地把蛐蟮放在樹葉上,雙手捧著到處尋找有水的地方。轉到山彎里,他終于找到了一個有盆子大小的小水塘,趕忙把蛐蟮放了進去。他長長地喘了一口氣,坐在旁邊一塊石頭上,雙眼盯著那蛐蟮。他要看看他的舉動是否有效果。過了好一會兒,蛐蟮都沒動。就在他失望得快要走時,那蛐蟮開始蠕動了。建昌立即高興得叫了起來:“乖乖蛐蟮,你終于活了!嘻嘻!”他想起該去找柴了,臨走,又看著蛐蟮說:“你就乖乖呆在這里哈,我明天還來看你。”第二天,建昌果然特意到那小水塘去看蛐蟮。只見那蛐蟮正悠悠然地在水塘邊爬行著,建昌剛到水塘,那蛐蟮就抬起頭部上下擺動著,似乎在向建昌點頭致意呢。建昌好高興,立即拿出帶在身上的米飯坨坨(鄉下人上山打柴或放牧時,都習慣把米飯捏成拳頭大小的坨坨,帶在身上做為干糧),摳下一些丟在蛐蟮面前說:“乖乖,你找得到吃的嗎?我給你。”蛐蟮又一次抬起頭部上下擺動著,似乎在表示感謝。建昌心里好歡喜。此后,他每天上山找柴都來看看蛐蟮,都要給它灑下一些米飯。他看到蛐蟮一天天長大了,越來越粗壯了,一種從未有過的成就感使他忘了一切苦和累。他每次來看蛐蟮,都要把心里的喜悅或苦悶對蛐蟮說說,不管它能不能聽得懂。蛐蟮已經成了他唯一的知心朋友,每次上山總要先來看看蛐蟮才去找柴。幾年之后 。那一天,建昌照例來看蛐蟮。他正要拿出飯坨坨來喂蛐蟮,只見那蛐蟮的身軀盤曲著,已經把小水塘填得滿滿的了。蛐蟮抬起頭突然說話了:“建昌哥,你救了我的命,又還天天來看我喂我,讓我好感動!現在我已經變成蛐蟮龍了,為了報答你,我送你一顆蟮珠。”說著,一顆金燦燦的黃豆大小的蟮珠從蛐蟮頭部跳了出來。“你把這顆蟮珠拿去,含在嘴里,壓在舌根下,你吃飯喝水它也不會隨著吃的東西吞到肚里去:當你需要什么的時候,只要你說‘蟮珠幫我’,就會有你想要的東西了。”蛐蟮龍說,“這里已經不能容納我了,我要到別的地方去了。哥哥保重!”建昌撿起蟮珠,還沒來得及回答,水塘里突然冒出一股大水,水霧彌漫中,只聽一聲尖嘯,一團彩云冉冉升起,飄向遠方去了。建昌驚疑得呆住了,眼前的小水塘里啥也沒有,失落感占據了他全身心。在塘邊坐了好一陣之后,他才在山上找了柴挑著回到家里。母親心疼地說:“兒吶,餓了吧?快歇歇,家里還有半碗米,我熬了一鍋菜稀飯,快吃吧。”母子倆喝著菜稀飯,母親憂心忡忡地說:“明天一顆米都沒有了,還得等你把柴挑到街上賣了買米呢。”母親一句話提醒了建昌,他才想起蛐蟮龍給他蟮珠時說的話。于是,他把多年來他和蛐蟮龍的故事給母親說了。母親欣喜地說:“兒吶,你的好心一定會有好報,你就試試吧。”“嗯,”建昌應了一聲說,“蟮珠幫我,我家里沒有米下鍋了,我要米。”建昌話音一落,立馬就在飯桌邊出現了滿滿一袋白花花的大米。母子倆驚詫不已!高興了一陣,母親又說:“看來,蛐蟮龍真是要報答你。兒吶,家里幾個月沒吃過肉了,你就再要點肉來打打牙祭吧。”建昌答應,剛一說完,一蘿框新鮮豬肉又出現在桌邊了。母親驚喜萬分,立即拿起一塊肉看了又看,確定是真的豬肉后喜滋滋地到廚房煮肉去了。第二天下大雨了。建昌家的破茅屋到處漏水,大雨傾盆,一時無法修補。建昌就和母親說:“媽媽,我們試試看,蟮珠能不能幫我們把房子變得好些。”話音一落,他家的破茅屋突然一下子就變成了一座高大寬敞的青磚大瓦房。母親和建昌驚疑萬分,是不是進了夢境?揉揉雙眼,掐掐臉巴是清醒的,這才激動不已,趕忙跪下,雙手合十,望天拜謝。然后,母親拉著兒子,懷著喜悅和好奇,跑遍樓上樓下每個房間后,更讓他母子驚異不已的是,每個房間里都根據不同用途配置了相應的傢具和擺設:臥室里有衣柜,柜里有嶄新的衣服:廚房里有鍋灶碗盞和水缸:堂屋里有黑漆八仙桌和椅子茶幾等等,已經是當地財主的氣派了??赐赀@一切,母子倆興奮得徹夜難眠。家境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,啥都不缺了,母親想到兒子也該成親了,就說:“兒吶,家里現在啥都有了,你也該有個媳婦了。你就再求求蟮珠,找個媳婦吧,我老了也要有個人照看啊。”建昌想,這些年來母親吃苦受累,好不容易把我拉扯大,現在確實也該有個人來替她做家務了,就說:“蟮珠,請幫我找個媳婦。”他剛說完,一個年輕美貌的女子站在面前,隨即羞怯怯地對著母親拜了三拜說:“兒媳翠姑拜見媽媽!”母親高興地笑著扶起了翠姑。“兒吶,快給翠姑倒茶。”母親說,“娘給你們把新房收拾一下。”母親喜滋滋地到廂房去了。從此,一家人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。但是,好景不長。建昌家突然發跡的事不脛而走,一傳十,十傳百,一下子傳到了惡霸地主莫新仁耳朵里。他帶著四五個家丁來到建昌家,開口就說:“李建昌,你這窮光蛋一無田地,二沒做生意,哪來錢修起了青磚大瓦房?哪來錢娶了個漂亮媳婦?”建昌一時無話回答,只是憨厚地笑著說:“莫老爺請坐。”莫新仁不理,非要建昌說出個子曰:“你不說,那就一定是偷來搶來的錢財,我把你拉去當盜賊處置!”憨厚的建昌無奈,只好如實說出了蛐蟮龍的事。這可把莫新仁驚得張大了嘴巴:“你瞎編的吧?要是真的,就把蟮珠拿來我瞧瞧。”“ 蟮珠在我嘴里,拿不出來。”建昌說。莫新仁不信,叫家丁拉住建昌,硬要在他嘴里找出蟮珠。建昌急了,忙說:“蟮珠幫我。”突然,一道閃電般的光芒在建昌周圍劃過,莫新仁和四五個家丁都被摔倒在一丈開外的地上。莫新仁慢慢爬起身子,驚慌地叫著:“妖孽!妖孽!你等著!”帶著家丁溜之大吉。莫新仁回家后仍不死心。他想,看來那蟮珠可能是真的了,要是能把它弄到手,我就要啥有啥了??墒?,冥思苦想了三天三夜,始終沒有好辦法。最后,他惡毒地想,老子得不到蟮珠,也讓他李建昌享受不成!于是,莫新仁到梓潼縣衙門狀告李建昌偷盜了大量錢財。梓潼縣官吳一才是個民怨沸騰的貪官,聽說是個有“大量錢財”的案子,立即派人把李建昌抓到縣衙門審問。李建昌矢口否認有任何偷盜,在嚴刑拷問下只好說出蟮珠的事??h官一聽,更來了精神,非要建昌交出蟮珠不可。他立即叫打手把建昌口里的蟮珠摳出來,可是打手們抓住建昌時,建昌就暗暗叫‘蟮珠幫我’,一個個打手都被摔倒在一丈開外了??h官看到如此情形,心想那鱔珠真是神物,只有殺了李建昌才能把鱔珠弄到手。于是,一拍驚堂木,怒喝一聲:“把這刁民打入死牢,明天午時三刻正法!”建昌被關在死牢里,心里一直在想著不知道蟮珠能不能幫我躲過這一劫。午夜十分,一個聲音在耳邊輕輕地說:“建昌哥別怕,我是蛐蟮龍,現在我已經變成青龍了。明天在刑場上,當你看到面前地上冒出兩枝竹筍時,你就趕快抓住竹筍,別放手,然后發生什么情況你都別怕:你母親和妻子也是安全的,不用擔心。”建昌聽了這話,心里稍感踏實了,第二天,李建昌被拉到梓潼縣衙門刑場上跪著,兩個劊字手手執明晃晃的大刀在兩邊等著。“午時三刻到!”行刑官高呼一聲,縣官吳一才舉起驚堂木正要拍下時,地震發生了,建昌面前的地上突然冒出了兩枝竹筍,建昌急忙伸出兩手抓住了竹筍。接著,地面裂開了,大水從裂口里冒出來,水勢越來越大。在蒸騰彌漫的水氣中,一條青龍駝著李建昌升騰到空中,向西飛去:整個刑場、縣衙門很快被大水淹沒,沉到水底了,這里變成了一片汪洋。后記:這就是關于西昌邛海形成的傳說。據說,在月朗風清的夜晚,如果乘船到邛海中央,可以看到海底下的梓潼縣城:現今的西昌城很早以前叫建昌,就是以李建昌的名字命名,意在倡導李建昌那種撲實勤勞,仁厚孝順的品質:人們為了紀念蛐鱔龍(后變為青龍)的懲惡揚善,扶弱濟貧精神,就在邛海東岸修建了青龍寺,這座寺廟里有青龍塑像,年年香火不斷。
  • 2014-04-26 06:11:27 龍:哥只是一個傳說
    龍年伊始,龍王廟里香火鼎盛,熱氣騰騰。躲在廟里冬眠的千年巨蟒醒來了,探頭探腦地俯看在佛像前跪拜的善男信女。有人抬頭看見了巨蟒,驚喜地叫了一聲:“啊,龍!”大家齊聲歡呼:“龍年吉祥!”巨蟒趕緊搖搖頭:“不,我不是龍,我是龍的弟弟——蛇!”巨蟒看到人們真誠喜歡龍,希望龍能夠現出真身。龍說:“我沒有真身!”巨蟒不信:“都說中華民族是‘龍’的傳人,歷代帝王自稱‘真龍天子’,龍的圖騰隨處可見,龍怎么會沒有真身呢?”龍說:“真的,哥沒有騙你!”“不會吧,”千年巨蟒引證據典,“《葉公好龍》的故事中,你曾經現出真身,把葉公嚇個半死……”“哦,那只是個故事!”“啊,這么多人喜歡你,崇拜你,為你圖騰,難道都是捕風捉影?”“對!”龍斬釘截鐵地說,“世上許多虛無縹緲的事物常常被人們渲染得神乎其神,久而久之,以訛傳訛,便不再有人懷疑了。”“哦,這恐怕就叫‘謊言重復千遍就是真理’了?”巨蟒若有所悟。“說得好!”龍的聲音雷鳴般在空中回響,“別崇拜哥,哥只是一個傳說……”
  • 2014-04-26 06:11:29 龍的故事
    據傳,古時候森林里的動物很多,而且非常兇猛,常常成群結隊出來襲擊、吞食人類,致使人類無法安寧地生活。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,他們只好頻頻向天庭發出求救呼聲,祈求上天能懲治那些無比兇殘的動物。天帝同情凡人的疾苦,立即委派六郎神到凡間查看,了解實情。六郎神下到凡間目睹了動物撕咬凡人的場面,感覺到問題的嚴重,如果不及時拿出拯救辦法,人類將無法生存。他重重地劃出一條界線,暫時把人與動物隔離開,再遍訪百姓,搜羅各方面意見。大家一致認為必須盡快在動物之中立一個“王”,以它來管制那些為所欲為的動物。六郎神采納了大家的意見,苦思冥想得出了一個妙計:以九種動物組合成一種新動物,取名為“龍”。說辦就辦,他即刻就在洞壁上漫漫地畫了起來。先勾畫出蛇身,接著畫駝頭、鹿角、牛嘴、魚鱗、鳳尾、鷹爪,當畫完“獅須”的時候突然停了下來。他想這第九樣“虎眼”只能先畫在一旁放著,等到九九八十一天,念個咒,再把兩只“虎眼”安上去,以后這東西才會更聽話??斓桨耸鞎r候,有一個木匠帶著斧子、墨斗到深山老林里砍伐木頭,走入洞內歇息。偶然之中看見洞壁上畫著一個動物圖案,覺得這是一個很奇怪東西,左看右看,就是缺少兩只眼睛。他隨手拿起墨筆,模仿六郎神畫的“虎眼”,添在龍頭上。這下壞了,洞壁上的龍張牙舞爪扭動起來,嘴里噴著濃霧,龍體火光四射,一時狂風大作,洞內飛沙走石,龍像一道閃電似的飛了出去。木匠趴在地上,嚇得屁滾尿流。一聽說“王”龍出洞,那些兇猛的動物早已聞風喪膽,再也不敢出來食人,從此,人們有了安全保障,可以隨隨便便在山野勞作。但是,龍成了百獸之王后,日益狂妄,根本不聽六郎神的使喚,常常飛上天空興妖作怪,有時連續降雨不止,地上常鬧洪災,百姓叫苦連天。后來,搖身一變,還多出了一條龍。六郎神一怒之下,一條鎮在云層里,繼續看管動物;另一條則打入東海,令它不得隨意出入。百姓以為龍雖然出了一點小差錯,但畢竟功大于過,依然把它視為吉祥物,因此,逢年過節都要扎上一條龍,走村串戶游耍一番,企盼來年風調雨順,太平安康。
  • 2014-04-26 06:11:31 關于龍的歇后語
    八月十五看龍燈:遲了大半年(比喻太晚來不及了)唱戲的穿龍袍:成不了皇帝大水沖了龍王廟: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(比喻自己人由于互不了解發生了沖突、誤會)河里劃龍船:同心協力跤龍頭上搔癢:溜須不要命爛板橋上的龍王:不是好東西鯉魚跳龍門:碰碰時氣兩個人舞龍:有頭有尾劉備三上臥龍崗:就請你這個諸葛亮(比喻請的就是你)龍船上裝大糞:臭名遠揚龍頭不拉拉馬尾:用力不對路(比喻力氣或功夫沒用在,點子上)魯魚跳龍門:身價百倍(比喻名聲、地位大大提高了)佘太君的龍頭拐杖:有錢也買不至水淹龍王廟:一家人不認一家人四海龍王動刀兵:里里外外都是水跳蚤變龍鐘:冒牌貨未草里頭藏龍身:農家出英才蚊龍困在沙灘上:威風掃地要飯的給龍王上供:窮人有個窮心葉公好龍:怕是真的龍門石窟里的佛像——老實(石)人龍頭不拉拉馬尾:用力不對路麻布袋做龍袍:不是這塊料
  • 2014-04-26 06:11:33 關于龍的諺語
    1. 二月二,龍抬頭2. 千萬不要去招惹龍,無論你是什么3. 擒龍要下海,打虎要上山4. 吃飯象條龍,做活象條蟲5. 龍無云不行,魚無水不生
  • 2014-04-26 06:11:35 關于龍的故事
    畫龍點睛:傳說中國古代有一個叫張僧繇的畫家,他在一個寺院的墻上畫了四條龍,這四條龍都沒畫上眼睛。有人問他,為什么不給龍畫上眼睛呢,他說,畫上眼睛,龍就會飛去。聽的人不相信,偏要讓他畫上。張僧繇沒有辦法,只好用毛筆在龍頭上點上了眼睛。誰知道,剛點完兩條龍的眼睛天上就電閃雷鳴,刮起了大風,下起了大雨,墻壁也震破了,那兩條龍騰空而起,飛到天上去了,墻上就只剩下沒點眼睛的兩條龍了。 “畫龍點睛”贊美了畫家畫龍的技藝。“畫龍點睛”現在已成為一句成語。比喻說話和作文時加上一兩句關鍵的話,使內容更加精辟有力。葉公好龍古代的春秋時期,陳國有個葉公,他非常喜愛龍,他家里的梁、柱、門、窗和日用擺設上都雕刻著龍,連衣服被子上也繡著龍,屋里的墻壁上也畫著龍,葉公的家簡直成了龍的世界。天上的真龍知道了,很感動,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。這條真龍的龍頭從窗口伸進來,尾巴拖到客堂里。誰知葉公一見到真龍,嚇壞了,呼叫著逃走了。原來,葉公愛的不是真龍,而是似龍非龍的假龍。“葉公好龍”現在也是一句成語,比喻表面愛好某種事物,而實際上并不是真正愛好。
  • 2014-04-26 06:11:43 北宿成龍
    傳說很久以前,舟山金塘島上有個孤兒,名叫北宿。雖說性情孤僻,不喜言語,卻勤勞能干,待人忠厚老實,四鄰鄉親沒一個不稱贊的。有一年,北宿在傍海的荒坡上栽了十八棵楊梅樹,又在附近挖了一眼淡水潭,每天早晚兩次擔水澆灌。不到三年工夫,這些楊梅樹都長得枝繁葉茂,煞是惹人喜愛。夏至楊梅滿樹紅,北宿像得了十八顆珍珠似的,高興極了!他在楊梅林中搭了一張高鋪,日夜精心看護著。一天,附近的洋面上騰起了一陣狂風,霎時間天昏地暗,狂濤怒卷,大有翻江倒海之勢。北宿不免暗暗吃驚,趕緊摘起熟透的楊梅來。摘呀摘呀,摘了一籮又一籮,卻不見風暴襲上岸來。正在納悶,不知從哪兒慌慌張張地跑過來一位年輕漂亮的姑娘。只見她口喘粗氣,臉淌汗珠,一邊跑一邊不斷回頭張望,跑到楊梅樹下剛想止步,不料被青苔滑了個趔趄。北宿一看,急忙上前扶住。“你真好!”姑娘驚魂未定地揩著汗珠,不勝感激地說,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直盯著北宿。羞得北宿滿面通紅,慌忙埋下頭去。姑娘看他這副憨態不禁璞哧一笑,甜甜地叫了一聲北宿哥。北宿聽了,一顆心越發跳得厲害,捧著楊梅籮不知如何是好,心里暗暗忖道:哪來的這么個美女?她怎么會認識我呢?
  • 2014-04-26 06:12:01 吹蕭會龍女
    韓湘子在八仙中是個風流俊俏的書生,他手中的神篇名為紫金蕭,是用南海紫竹林里的一株神竹做的。據說,韓湘子這支神蕭還是東海龍王的七公主送他的哩!有一年,韓湘子漫游名山大川,到東海之濱,聽說東海有龍女,善于音律,精于歌舞,很想會她一會。因此,他天天到海邊去吹蕭。這一日,三月初三,正是東海龍女出海春游的日子。夜里,龍女聽見海邊傳來一陣悠揚悅耳的長蕭聲,聽得驚呆了。韓湘子的蕭聲擾亂了龍女的心,那聲聲妙曲把它的魂勾去了似的,便身不由己地向海邊走來,化作一條銀鰻來會吹蕭郎。韓湘子一曲吹罷,大湖退去十里遠。這時,他發覺灘頭上有一條誤了潮的擱淺銀鰻,正淚光瑩瑩地抬頭望著他??此纳袂樗坪踹€陶醉在樂曲聲中,韓湘子又好氣又好笑說:“鰻兒呵鰻兒,難道你也懂得其中的奧妙?你若是個知音,請把我的情意傳到水晶龍宮去吧!”鰻兒聽了,連連點頭。韓湘子十分驚異,出于好奇心,他又吹起了玉屏蕭。想不到,銀鰻深通人性,居然在明媚的月光下婆婆起舞,跳起神奇的舞蹈。舞姿之優美,神態之奇異,世上罕見。連闖蕩江湖游遍名山的韓湘子也愣住了。那銀鰻在月光下不停地閃腰,盤舞,旋轉……速度越來越快,節奏越來越緊,突然銀光一閃,鰻兒不見了,只見月影中站立著一個天仙般的龍女,柳葉眉,杏花臉,玉筍手,細柳腰,金紗披身,蓮花鑲裙。舒腰好似嫦娥舞,起步賽過燕掠水,把個韓湘子也弄糊涂了。
  • 2014-04-26 06:12:05 巧妹繡龍
    從前,東海漁島上有個姑娘名叫巧妹。她從小愛繡花,天天繡,年年繡,越繡越愛繡,見啥繡啥。繡出紅蝦蹦蹦跳,帶出青蟹橫著爬,繡出魚兒搖尾巴,真是繡活啦!有一年,海島大旱,五月不下雨,六月不刮風,七月不見一絲云?;鹄崩钡奶?,曬得泥土龜裂,石頭冒煙,水井乾了,禾苗枯了,巧妹繡的牡丹花也枯謝了。巧妹十分憂忠,飯吃不香,覺睡不安,人也消瘦了。母親心疼地問她:“女兒呀!你有啥心事,快對我說吧!”巧妹抹著眼淚說:“你看,河水乾了,莊稼枯了;大人嘆苦,小孩哭渴,誰不憂愁呢!”母親嘆了口氣說:“老天降旱災,凡人活受罰。這個月來,大家都到白龍溪去求雨,可是越求越旱,有啥辦法呵!”巧妹說:“我想繡條龍,要是繡活了,讓繡龍噴水化雨,那有多好呀!”母親為了寬慰巧妹,順口附和說:“巧妹呀!你就繡吧!”巧妹為難地說:“唉!可惜我從來沒有看見過龍,怎么繡呵?”是呀!這龍是什么樣于的呢?巧妹想呀想呀,就是想像不出。突然地想到白龍溪,既然大家都到那里去求雨,說不定那里真有龍哩!
  • 2014-04-26 06:12:17 青石龍
    岱山島有一塊岸礁,彎彎曲曲伸向大海,遠遠看去,活像一條石龍,當地漁民都叫它“石青龍”,據說這是被海龍王鎮在這里的青龍的遺骸。很久以前,青龍在東海龍宮里當侍衛將軍,這位青龍將軍對上有令則行,對下有求必應。有時還變作者漁翁,到岸上察看民情。若是島上田地龜裂,百姓受災,便偷偷吸來東海水,化作雨露,解救民間乾旱之苦。因此,當地百姓都很敬重他。有一次,玉皇大帝下旨,要在東海水晶宮挑選一名得力將領到天庭任職。海龍王忍痛割愛,把自己最得意的青龍將軍送上去。青龍動身那天,海龍王一直送到海面,并對青龍說道:“我特地推選將軍榮升,望你到了天庭后,不要忘了東海龍宮這個出生之地!”青龍再三拜謝而去。青龍上天之后,玉皇大帝封他為靈霄寶殿的值殿將軍。頭幾年,青龍像在東海龍宮一樣,對上下左右應付自如,日子倒也過得不錯。后來,他認識了皇母娘娘身邊的一位宮女白虎星,平時常有接觸,天長日久,雙方漸漸產生了愛慕之情,一見面總是含情脈脈地眉來眼去。但天庭法規森嚴,無法在一起傾訴衷情,日子一長,他倆越來越感到天庭的不自由。有一天,青龍星和白虎星在后宮服侍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時,又一次見面了。這一回,他倆見四下無人,便壯著膽搭了腔。兩人真是情投意合,約定在王母娘娘壽筵之夜,眾天神赴蟠桃盛會之際,一同私奔凡間,永結伴侶。好不容易等到這天,他倆偷偷溜出西天瑤池,急匆匆奔到南天門。正在高興之際,不料從靈霄殿傳來陣陣鐘鼓聲,南天門砰的一聲關上了,四大金剛攔住了他們的去路。
  • 2014-04-26 06:12:23 智斬獨角龍
    在定海城東有個上張家村,村后有一座百米高的獅子山,山南有個天然古洞,當地群眾統稱其“獨角龍洞”。傳說,從前在這洞裹住著一條獨角龍,十分兇惡殘暴,還經常變成美男子,半夜三更闖進民宅作怪。這獨角龍原來是東海龍王的小兒子,長得很丑,卻又特別喜歡尋花問柳,水族中一些長得漂亮的魚姑、蝦姑,見了他都怕得要死。后來,他覺得水族中已找不到中意的姑娘了,就來到上張家村這個地方,變成一個白面書生,到處戲弄姑娘。有一天,他路過獅子山,著到山腳下有個包子店,便進店歇歇腳,買幾籠包子填填肚。這包子店是個姓李的寡婦開的。李寡婦年紀三十多,上無公婆,下無子女,獨個人靠賣包子過光陰。獨角龍見她長得十分標致,就每天來店里買包子吃,一面吃包子,一面和李寡婦搭話。這樣天長日久,李寡婦就被勾引上了,成了獨角龍的姘頭。獨角龍也不愿意回龍宮去了,就在獅子山南邊找了個山洞,白天進洞睡大覺,夜里溜進村來與李寡婦??混。后來,李寡婦慢慢年老色衰了,獨角龍開始冷落她,就到村里丟另找新歡。有一次,一個名叫趙嬌嬌的姑娘路過上張家村。這姑娘學得一身好武藝,跑在江湖上,走南闖北,專行俠義之事。她走了一天的路,人累了,肚子也餓了,就進店來買包子充饑。正巧碰上獨角龍也在店里。獨角龍見嬌嬌年輕又漂亮,口涎拖得三尺長。他搖身一變,變成店小二模樣,替李寡婦送出一籠火熱的包子來,暗中已把一包蒙汗藥撒進包子里。嬌嬌肚子餓得咕咕叫,只顧抓來就吃,一些些工夫,一籠包子吃得精光,可是人也迷迷糊糊睡著了。獨角龍好不歡喜,抱起嬌嬌就走?;氐缴蕉蠢?,獨角龍現出本相,眉開眼笑地對著嬌嬌吹了一口涼風,喊著:“姑娘醒醒,姑娘醒醒!”嬌嬌打個呵欠,睜開雙目一著,四周黑不隆咚,當面站著一個黑怪物,知道自己吃了虧,厲聲問道:“你是什么東西?膽敢作弄姑娘!”
  • 2014-04-26 06:12:29 八仙斗花龍
    傳說,有一天八仙要到東海去游蓬萊島。本來,騰云駕霧,一眨眼就可到,可是呂純陽偏偏別出心裁,提出要乘船過海,觀賞海景。他拿來鐵拐李的拐杖,往海里一拋,喝聲"變″,頓時變成一艘寬敞、漂亮的大龍船,八位大仙坐船觀景,喝酒斗歌,好不熱鬧。不料,因此惹出一場麻煩來。原來,龍宮里有條花鱗惡龍,是龍王的第七個兒子,稱為“花龍太子”。這天,他閑得沒事,在水晶宮外游蕩,忽聞海面上有仙樂之聲,便循聲尋去,猛見一條雕花龍船,內坐八位奇形怪狀的大仙,其中有個妙齡女郎,桃臉杏腮,楚楚動人花龍太子見此仙姿,魂魄俱消,早忘了師傅南極仙翁的忠告,忘了龍王母的訓導,想入非非,似魔似癡的迷上何仙姑了。八仙在海上尋歡作樂,怎會想到花龍太子半路擋道。平靜的海面突然掀起一個浪頭,將雕花龍船打翻了。張果老眼尖,翻身爬上毛驢背;曹國舅心細,腳踏巧板浪里漂;韓湘子放下仙笛當坐騎;漢鍾離打開蒲扇蟄腳底;藍采和攀住了花籃邊;鐵拐李失了拐杖,幸虧抱著個葫蘆;只有呂純陽,毫無戒備,弄了個渾身濕透。這時,漢鍾離慌忙檢點人數。點過來,點過去,只有七位大仙。男的俱在,獨缺一個何仙姑。奇怪,這何仙姑到哪里去了呢?漢鍾離掐指一算,大吃一驚,原來是花龍太子攔路搶親,把何仙姑搶到龍宮里去了。這一回,大仙們可大動肝火了。個個咬牙切齒,殺氣騰騰,直奔龍宮。
  • 2014-04-26 06:12:35 龍王失印服漁翁
    很久很久以前,沈家門還是個荒涼的茅草崗,只住著一家姓沈的老漁翁,帶著妻子兒女,每天靠出海捕魚勉強維持生計。一天,老漁翁搖著小船出海去,撒了一網又一網,網網都是空的。眼著天色漸漸的黑了,風浪又大,再不回去便有危險。但想想家里老小還在挨餓,老漁翁又遲疑了。正在他為難的時候,抬頭望見不遠處的海面上,有群海鷗在盤旋翻飛。憑著多年捕魚的經驗,有海鷗出沒的地方準有魚群。老漁翁連忙駛船過去,撒了一網,誰知又是空。老漁翁好不喪氣,不由得皺起眉頭。正想收拾網具回家,突然發現網袋里有件東西在閃閃發光。掏出來一看,原來是顆雕刻精致的玉石印章。印面刻著些彎彎曲曲的字,不知是什么意思。一條金龍盤繞在印章周圍,光彩奪目,龍頭從上端伸出來,嘴里含著一粒雪亮雪亮的珠子。說也奇怪,那大海經珠光一照,霎時間風也息了,浪也平了,船駛在海里平平穩穩。??!這印章還是件寶貝哩!老漁翁把印章揣進懷里,興沖沖回了家。第二天一早,老漁翁在茅草崗頂上搭一座棚,把印章掛在棚里。茅草崗周圍海面頓時風平浪靜。漁民們發現這塊好地方,紛紛來安家落戶,茅草崗從此有了生氣。原來這顆玉石印章是玉皇大帝賜給海龍王敖廣的鎮海印章,那龍口里含著的是一顆定風珠。那天,青龍三太子私帶寶印出宮游玩,不小心失落了,恰巧被老漁翁撈到。龍王不見了寶印,又驚又怕又急,擔心被玉帝得知,去了王位不算,還要下獄治罪。急得他坐臥不安,茶飯無心,一邊趕緊派遣蝦兵蟹將四處找尋,一邊喝令衛士把惹禍的青龍太子困綁起來,責打一頓,聽候處置。且說龍王手下的那些蝦兵蟹將,東尋西找,把東海大洋的每個角落都找遍了,功見寶印的蹤影。有個特別細心的蟹將軍,他在大海里轉來轉去,忽然發現茅草崗周圍海面有點異樣。探頭一著,只見茅草崗上有一顆金光四射的寶印,急忙回宮稟報。
  • 2014-04-26 06:12:43 三戲海龍王
    東海洋上有個島,島上有個村莊叫魯家村。很早以前,這個村子里住著十幾戶姓魯的莊稼人。他們種著一些依海傍山的碗頭地,在海里捉些沙蟹魚蝦,勉強過著日子。島上天旱少雨,人們只好殺豬宰羊,到村外的龍王廟去求雨。倘若龍王高興,賜一點雨水,種田人方能得到一點好收成。這樣年年供豬獻羊,也把人們鬧苦了。這一年又遇大旱,人們生活不下去,便陸續離鄉背井,外出謀生,最后只剩下魯大一家。魯大夫婦倆有兩個兒子。老婆說:“魯大呀!山上的草根也焦了,樹皮也軟了,我們還是逃命去吧!”“不!我想想辦法。”魯大說:“馬上要開春下種了,季節不能錯過。”第二天,魯大來到龍王廟,只見廟堂坍了一個屋角。端坐在上的海龍王,頭面身腰布滿蜿蛛網,供桌也破了,當中有一個像頭一般大的洞。魯大走到龍王像跟前,作了個揖說:“龍王呀!只怪你不通人情,弄得如今門庭冷落,香火全無,連個掃掃地、揮憚灰塵的人也沒有。要是你能下一場大雨,讓我今年秋天豐收,我許你一場大戲。你不稀罕人家用全豬全羊供你,我就供你一個活人頭,你看好不好?如好,我們一言為定,今朝就降雨。”魯大說完就回家準備農具去了。龍王廟內,這天當值的是蟹精。他聽了魯大一番話不敢延遲,忙回水晶宮向龍王稟告。龍王捋著龍須沉吟起來:豬羊雞鴨,山珍海味,我樣樣都吃過,這新鮮的活人頭,倒值得一嘗。況且這幾年弄得我廟宇不整,香火不續,合該趁此機會興旺起來。于是招來風婆、雷公,帶了蝦兵蟹將到魯家村來布雨。
  • 2014-04-26 06:12:51 龍頭金釵
    舟山六橫島有個田坳村,村后傍青山,村前臨海灘。村里有一對兄弟,老大叫大郎,老二叫二郎。一個月夜,兄弟倆到海邊去捉沙蟹埋蕃薯。喲!海灘上密密麻麻的爬滿了沙蟹、紅鉗蟹,兄弟倆可高興啦!大郎拿起扁擔在前面打,二郎在后面拾,一些些功夫裝滿了兩籮筐。大郎叫二郎先挑回去,騰出籮筐再來挑。二郎把沙蟹挑到蕃薯地里一倒,趕緊又回到海灘來。咦!大郎怎么不見?到哪里去了呢?海邊喊喊沒人應,山上找找沒人影,回家看看冷清清。二郎急得哭了,跑去問村里的老公公。老公公告訴他:“海里有一條千年黑鯊魚,殘暴兇惡,經常到海邊來張著大嘴吃人。你的爺爺和爹爹,就是被黑鯊魚吃去了,說不定大郎也被黑鯊魚吞到肚子里去了。”二郎謝了老公公,又傷心又痛恨,發誓要找黑鯊魚報仇。老公公想了想說:“你要報仇,到龍山灣去求龍公主幫忙吧!”二郎謝了老公公,辭別了眾多鄉親,翻過一個坳過一道灣,來到龍山灣。龍山灣有個龍潭,黑沉沉的深不見底,陰森森的寒氣逼人。二郎圍著龍潭。蹲了一圈又一圈,不知怎樣才能找到龍公主,急得坐在潭邊直掉淚。眼淚掉到龍潭里,突然一片亮光,現出一座銀閃閃的大宮殿。二郎破涕而笑,一骨碌跳了起來,憨頭憨腦的向宮殿走去。這是龍公主住的地方。真大呀!一幢幢都是水晶砌成的,五顏六色,絢麗多彩,好看極啦!大宮殿接小宮殿,龍公主住在哪一幢?二郎朝東廂尋。尋呀尋,忽見一間屋里閃著紅光。他進去一看,屋里有個大蒸籠,熱氣騰騰,蒸籠外面繡著一條紅通通的火龍?;瘕埧匆娪腥诉M來,呼的一聲,噴出一團白霧。喲!好燙人呀!二郎連忙擎過一桶水,猛地潑了出去?;瘕埮卤?,逃走了!二郎打開蒸籠一看,滿籠是龜瞥魚蝦。他正餓著哩!不管三七二十一,拿來就吃。吃一口身子長一長,吃一口,力氣大一大。一下子長成了高高大大、壯壯實實的俊小子。
  • 2014-04-26 06:12:57 龍外孫的故事
    東海漁民很喜愛打扮自己的漁船,船舷兩側都畫著漂亮的圖案,唯獨在船屁股上面的是條海泥鰍,這是啥道理呢?這里還有一個故事。從前,東海龍宮有條敲更魚,生得相貌丑陋,黑不溜丟。他經年累月在龍宮里敲更報時。眼看龍子龍孫成雙配對,生兒育女,他卻是年過三十,光棍一條。一年到頭,抱著個冷鑼,在龍宮里敲呀敲呀……三更半夜,在深宮大院間走著走著……想起自己心酸的身世,不禁熱淚盈眶,他一邊敲更,一邊唱起悲涼的五更調。他唱的是自己凄慘的心情,言詞真實,曲調哀傷,催人淚下。有一天晚上,皎潔的月亮像龍女手上的玉鐲懸掛高空,照得宮院里似同白晝。這時,悲涼的敲更聲從遠處傳來,驚動了深居高樓的彩珠公主。彩珠公主雖有沉魚落雁之貌,閉月羞花之容,但是其母已失寵于龍王,連累她也受到冷遇。眼看年齡已到婚配之期,還未受聘。平常,她叉寸步不離珠樓,從不與外界接觸。寂寞、孤獨、悲涼,一齊充塞著她的心胸。每當她聽到那冷落的更聲、凄涼的曲調,心里常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。似乎敲更魚嘆詠的五更調,正是自己心頭想要吐出來的苦水。久而久之,就有一種好奇心、同情心,想看看唱曲的究竟生得如何模樣。剛巧,這一個月夜,彩珠公主在珠樓的陽臺上賞月,同敲更魚打了個照面。彩珠公主害羞的看了敲更魚一眼,就躲進珠樓去了,敲更魚卻像拋了錨的船,老是傻乎乎地呆在那里。敲更魚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。難道一陣風把月亮里的嫦娥吹下海來了?還是天上的仙女到龍宮里采珠來了?他也偷看過一些美麗的龍女公主,卻沒有一個能與她比美。他想,這龍女也許還會在珠樓上再次出現,就一直呆呆地抬著頭,朝陽臺望著。望呀望呀,一更過去了,龍女還是沒有出來。難道真的是天上婦娥回到月宮里去了?眼看五更將近,他只得抱著更鑼,快快地離開了珠樓,到大潮元帥府去報潮。
  • 2014-04-26 06:13:03 錦線女龍
    在定海紫微地方,流傳著一個“錦線女龍”的故事。很久很久以前,狹門山坳里,住著一戶人家。家中母女兩口,母親韓氏,女兒姓鄭名繡花。鄭繡花心地善良,勤勞聰明,描龍繡花,巧奪天工。她繡的鳳好像會飛上天,她刺的花能引來群群蜜蜂,她描的龍看上去隱隱會動。繡花姑娘在遠近一帶出了名,母女倆就靠幫人刺繡苦度時光。有一年夏天,滴雨不見,莊稼枯死了,水井乾涸了。繡花心里著急呀!她想!人人都說龍會化雨,我何不繡條龍,或許真能降下甘霖解救旱情。于是她找出一條白絹,穿銀針,引彩線,一針針,一線線,認認真真地繡起龍來。繡呀繡呀,白天繡,夜里繡,茶不喝,飯不思,一刻不停地繡。整整繡了七七四十九天,終于繡出了一條色彩斑爛的錦龍,橙角紅須,黃鱗金爪,栩栩如生,真像活龍一樣美!錦龍繡成了,繡花又好不容易從山溝里找來一盆清水,恭恭敬敬把錦龍放進水盆,供在自己繡房的窗臺上。繡花每日每夜守著它,祈禱錦龍早日降神雨。一天,母親來到繡花房中,見女兒精疲力盡地伏在窗臺上,想叫女兒上床休息。韓氏走近窗臺,猛見盆中錦龍張牙舞爪地在游動,嚇得她啊地一聲驚叫,繡花驚醒過來見母親驚恐萬狀地端著水盆要往窗外倒,慌忙伸手奪過水盆。母親說:“盆里有妖怪!”說著又來奪水盆。繡花不讓,轉身躲開,不料手上一滑,水盆掉到地上。只聽得轟隆一聲響,摔下水盆的地方頓時變成了一個水潭,這就是現在的“洞底府龍潭”。繡花一見盆子砸,錦龍沒了,一陣心痛,哇地一聲哭喊,跳進水潭去撈錦龍。說也奇怪,繡花在水潭里一陣翻滾,頭上居然長出兩只角來。眨眼間,潭里騰空飛出一條七色錦龍。韓民一看著了慌,以為是妖怪抓走了女兒,就拚命地抓住龍爪不放??墒?,龍越騰越高,她一松手,只見龍爪上掉了一件東西,仔細一看,原來是女兒的繡花鞋。那鞋子不偏不倚跌落在一株大樹下。韓氏正想去拾,只聽嘩啦啦一聲,槐樹下涌出一口泉水井,這就是現在的紫微詹家的槐樹井。錦龍騰空而去,一直飛向大海??斓胶_吜?,錦龍就地一滾,滾出一條河道來,河水嘩嘩流向田野。母親舍不得女兒,連哭帶跑追向海邊,一邊追一邊喊:“繡花回來呀!綺花回來呀!”母親一聲喊,錦龍一回頑,河道就彎一彎。母親喊女十三聲,錦龍回頭十三次,河道彎了十三彎,這就是如今的墩頭大浦十三灣。母親喊到第十四聲,只見錦龍縱身躍入大海。母親想見女兒,一直爬上山嶺尖呆呆地眺望大海,這嶺就是如今的紫微望海嶺。從那以后,紫微一帶有潭有井,有泉有河,人們再也不愁久旱無雨了!因為錦龍是繡花姑娘變的,所以當地百姓都叫她“錦線女龍”。
  • 2014-04-26 06:13:05 龍公主戲神珠
    燕窩島有個小仔,家里很窮,十五六歲就到老板船上去當伙漿仔(漁船上燒飯、做雜工的男孩子)?;餄{仔敦厚老實,手腳勤快,還吹得一手好漁笛。一天早晨,漁船揚帆出海,撒網捕魚??墒抢蟻硪豢?,網袋空空的。他們換一個洋地又一個洋地(漁民出海捕魚的漁場),撒了一網又一網,千萬不肯空船攏洋。老大看伙計們一個個愁眉苦臉,便對伙漿仔說:“伙漿仔呀!吹曲笛子吧上讓大家消消愁,解解悶!”伙漿仔坐在船頭上,吹響了漁笛。婉轉動聽的笛聲在海面蕩漾。一個曲子吹完,船老大才叫大伙去垃漁網??墒?,漁網一節一節拉土來,全是空的。大伙心里冰涼,拉起最后一節網袋,猛地往船板上一摜。忽然,網袋里沖出一道金光,把漁船照得通亮通亮。大伙嚇呆了!仔細一看,原來捕到了一條金燦燦的魚。這條魚渾身金鱗閃亮,背脊上有一條鮮紅鮮紅的花紋,頭頂紅形形,嘴唇黃澄澄。唇邊還長著兩條又細又長的胡須。這是什么魚?只有船老大一個人知道。他告訴大伙,這是一條非常稀罕名貴的黃神魚,吃了這種魚能補身強筋骨。有黃神魚的地方,一定有魚群。船老大望著黃神魚,笑嘻嘻地說:“伙漿仔,你去剖魚燒魚羹請大家嘗嘗鮮補補神,捕個大網頭,一網魚裝三艙!”伙計們聽了滿心歡喜,有的搖檜,有的撒網,只有伙漿仔看著黃神魚發愣:這樣好的魚殺掉燒魚羹,多可惜??!他心里舍不得,手里卻拿起刀,在磨石上擦擦地磨了兩下,嚇得黃神魚亂蹦亂跳?;餄{仔張開雙手丟捉魚。你往東,它跳西,你往西,它跳東,怎么抓也抓不住,伙漿仔累得直喘氣。突然,他聽到一陣女孩子的哭泣聲,感到奇怪,船上哪來的姑娘?他驚疑地四下一望,只見黃神魚躺在艙板上,嘴巴一張一閉,雙眼噗噗流淚?;餄{仔看呆了,自言自語地說:“黃神魚呀,老大要殺你,我可心不忍??!”黃神魚忽地跳到他的腳邊,苦苦衷求:“放我回去吧!放我回去吧!”伙漿仔越發驚奇,蹲下身子問道:“莫非你通靈性?”黃神魚點點頭,眼淚簌簌流下來。
  • 2014-04-26 06:13:15 岑港白老龍
    舟山島西岸有個海灣叫岑港。岑港有座高山,山水傾瀉下來,猶如百尺白布懸掛在峭壁上,煞是壯觀。年復一年,在嶺腳邊沖出一口深深的石潭,名叫“龍潭”。相傳很久以前,潭里有一條白龍。每當乾旱之年,那白龍使吸來東海之水,化作甘霖噴降下來,使方圓數十里的村莊年年風調雨順,五谷豐登。人們感念白龍,都稱他為“岑港白老龍”。有一年,又逢乾旱,白老龍正要吸水降雨,不料玉皇大帝聽一信了東海龍王的饞言,降下旨意,不許他再到東海吸水。白老龍只得忍氣吞聲回到龍潭。一路上,只見禾菽枯焦,遍地生姻,心中好不愴然。一行走之間,忽然耳邊響起一陣哭聲,走近一看,是一位年輕婦人渾身披麻,正跪在滾燙的沙灘上,面對著大海嚎哭。白老龍聽了不免心酸,便上前問道:“大嫂因何在此啼哭?”那婦人抹淚一看,見是一位白須白發、面目慈祥的老人,正關切地看著自己,心里一暖,便哭訴起來。原來那婦人名叫青蓮,從小死了爹娘,由兄嫂作主,嫁給一個孤身小子,夫妻十分恩愛。誰知好景不長,兩人成親不到半年,就碰上這大旱季節。田里沒指望了,丈夫便邀集鄉親們下海捕魚。不料初次出海就遭橫禍,船被風浪掀翻了,丈夫落水身亡,撇下她一個年輕寡婦,無依無靠,好不凄苦。白老龍聽了非常同情,嘆了口氣說:“大嫂不要過份傷心,自古人死不能復生。若不嫌棄,我愿幫你捕三年魚。”青蓮一怔,慌忙收淚道:“這……這如何使得!俗話說‘海上無風三尺浪’,你這樣大年紀怎么受得起!”白老龍捋著白須說:“大嫂盡管放心,老漢自有道理。”青蓮見他說得誠懇,心里暗暗嘀咕道:“瞧他的模樣,八成也是個落荒遭災的。我何不積點陰德,將他收留下來。”于是說道:“我從小沒爹沒娘的,就讓我認你作爹吧!”.說著就要叩頭。白老龍心里好不喜歡,忙伸手將她扶起,笑著說:“青兒不必多禮,老漢當之有愧了!”
  • 2014-04-26 06:13:23 龍女拜觀音
    在觀音菩薩身邊,有一對童男童女,男的叫善財,女的叫龍女。龍女原是東海龍王的小女兒,生得眉清目秀,聰明伶俐,深得龍王的寵愛。一天,她聽說人間玩魚燈,異常熱鬧,就吵著要去觀看。龍王捋捋龍須搖搖頭說:“那里地荒人雜,可不是你龍公主去的地方呵!”龍女又是撒嬌又是裝哭,龍王總是不依。龍女嘟起小嘴巴:心里想道:你不讓我去,我偏要去!好容易挨到三更天,便悄悄溜出水晶宮,變成一個十分好看的漁家少女,踏著蒙隴月色,來到鬧魚燈的地方。這是一個小漁鎮,街上的魚燈多極啦!有黃魚燈、鰲角燈、章魚燈、墨魚燈、鯊魚燈,還有龍蝦燈、海蟹燈、扇貝燈、海螺燈、珊瑚燈……龍女東瞧瞧、西望望,越看越高興,有時竟忘情地往人群里擠。不一會來到十字路口,這里更有趣哩!魚燈疊魚燈,燈山接燈山,五顏六色,光華璀璨。龍女似癡似呆地站在一座燈山前,看得出了神。誰知這時候從閣樓上潑下半杯冷茶來,不偏不倚正潑在龍女頭上。龍女猛吃一驚,叫苦不已。原來變成少女的龍女,碰不得半滴水,一碰到水,就再也保不住少女模樣了。龍女焦急萬分,怕在大街上現出龍形,招來風雨沖塌燈會,于是不顧一切地擠出人群,狠命地向海邊奔去。剛剛跑到海灘,突然“忽喇喇”一聲,龍女變成一條很大很大的魚,躺在海灘上動彈不得。正巧,海灘土來了一瘦一胖的兩個捕魚小子,看到這條光燦燦大魚,一下子愣住了。“這是什么魚呀!怎么會擱在沙灘上呢?”胖小子膽子小,站得遠遠的說:“從來沒有看過這種魚,怕是不吉利,快走吧!”瘦小子膽子大,不肯離去,邊撥弄著魚邊說:“不管它是什么魚,扛到街上去賣,準能賺筆外快用用?”兩人嘀咕了一陣,然后扛著魚,上街叫賣去了。
大家正在搜的童話
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